鄉村干部報網
微信公眾號
鄉村干部報網
官方微博
“身入基層才能心入基層,選調生必須深入鄉村振興一線?!?a href="./202205/t20220527_7559240.shtml">[查看詳細]
貴州劍河團團長周濤:團長雖是“新手” 干工作要快“上手”…[查看詳細]
貴州務川團團長袁遠國:奔向大山,赴一場鄉村振興之約…[查看詳細]
貴州務川浞水鎮:昔日撂荒地 復耕煥生機…[查看詳細]
貴州從江強化村級“一肩挑”監管…[查看詳細]
方元寧是2021年貴州省仁懷市合馬鎮硐上村“兩委”換屆后新當選的黨支部書記。作為土生土長的硐上村人,上任后他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拓寬村民增收渠道,讓群眾...[查看詳細]
新一屆村黨組織書記紛紛表示,要用一顆真心抓黨建、謀發展,用一顆公心排查矛盾、化解糾紛,用一顆熱心解民憂、紓民困,切實擔負起組織賦予的責任。[查看詳細]
貴州惠水:216名新任“村官”集體接受廉政教育…[查看詳細]
大學畢業后,是留在城市發展,還是回農村創業?2016年,90后張文馨經過多次徹夜長談,成功說服母親支持自己回到農村。[查看詳細]
“灌溉渠修好了,收成就有保障了,多虧了‘水書記’!”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風水鎮坪子村的村民楊大昌高興地說。[查看詳細]
貴州劍河科技特派團開展對接調研…[查看詳細]
貴州省貴陽市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夯基工程,聚力抓好鄉鎮黨委書記、村黨組織書記和第一書記“三支隊伍”建設,努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提供堅強...[查看詳細]
貴州正安縣“三個一批”激發鄉村振興駐村干部干事激情…[查看詳細]
防返貧動態監測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查看詳細]
黔西南州:當村干部之前要試崗“彩排”…[查看詳細]
大年初十傍晚,貴州省鳳岡縣進化鎮臨江村三新組村民龔大華家中,虎年第一次“群眾議事會”如期舉行,鎮村干部、村民組長和39位村民代表濟濟一堂。[查看詳細]
吳立陽 :苗嶺山村“拓荒?!薄?a href="../../tuopin/202202/t20220222_7430450.shtml">[查看詳細]
巖門司村…[查看詳細]
貴州黎平縣龍形街道建強“三支隊伍”嚴防致貧返貧…[查看詳細]
貴州黎平縣興隆村“四強四促”助振興…[查看詳細]
代祥飛:“一個猛子”扎進養牛產業…[查看詳細]
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是一個三面環水的村莊,原名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這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位于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烏蒙山區,2014...[查看詳細]
黑木耳…[查看詳細]
新春第一會錨定新未來——貴州鳳岡縣臨江村三新組群眾議事會議出美好生活…[查看詳細]
貴州黎平縣:“小喇叭”干部串寨 防詐知識進村寨…[查看詳細]
新春走基層 | 牛犢水土不服有了專職“保姆”…[查看詳細]
2019年10月,我來到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窯鎮聯合村,成為駐村第一書記。[查看詳細]
“既然組織和群眾信任我,我就得干出點名堂來?!边@是2021年10月當選村黨支部書記時的承諾。[查看詳細]
貴州鳳岡選派年輕干部蹲點破難…[查看詳細]
貴州天柱城鄉黨組織攜手共建…[查看詳細]
換來群眾笑容,干什么都值…[查看詳細]
貴州余慶強化集體經濟項目把關 審查項目76個刷掉26個…[查看詳細]
2021年2月份,我來到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江街道回龍村,在陌生的環境下開始了全新的生活。[查看詳細]
10月15日,36歲的潘懷奇當選貴州省清鎮市黃柿村書記。新官上任,壓力不小,“村書記聽著好聽,可肩上的擔子不輕啊”。[查看詳細]
貴州鎮遠建強基層黨組織隊伍…[查看詳細]
貴州仁懷“墩苗工程”給選調生壓擔子…[查看詳細]
貴州省榕江縣計劃鄉加宜村第一書記孫健駐村3年來,點亮了苗寨“小康夢”,村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10438元,村集體積累增加到102萬元。2020年,他被貴州省委授予...[查看詳細]
貴州省鳳岡試點“村管事”治理模式…[查看詳細]
貴州石龍村黨員干部幫助果農采收柿子…[查看詳細]
貴州麻江河壩村黨員干部為準備接種新冠疫苗的群眾登記…[查看詳細]
每天天微亮,在貴州省黃平縣一碗水鄉石坡村,總能看到一名年輕女子騎著“小毛驢”的身影。她就是村書記滕朝美,“作為村里的當家人,我必須第一時間了解村民...[查看詳細]
強化針對性實用性 貴州丹寨村干部培訓學員“點題”…[查看詳細]
貴州南溪苑社區聚力答好一道題 讓易地搬遷群眾安居樂業…[查看詳細]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曾是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過拼搏苦戰,2020年3月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查看詳細]
貴州仁懷改革村干部報酬制度…[查看詳細]
黔西南嚴格村社班子任期考核…[查看詳細]
貴州仁懷二十八萬畝高粱喜獲豐收…[查看詳細]
貴州貞豐選好領頭雁配強村班子…[查看詳細]
發展什么產業,既少走彎路又收益較快?這是很多村干部都在思考的一道命題。地處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畢節市威寧縣龍街鎮龍河村交出的“答卷”,給人啟迪。[查看詳細]
我是選調生 我在村 | 現在的踏實,取代了初始的忐忑…[查看詳細]
貴州長期鎮黨員干部在紅衛村幫助群眾采收竹蓀…[查看詳細]
黔西南組建“后方支援團” 一人駐村單位全員幫扶…[查看詳細]
“我的一輩子用一個‘干’字就總結了,老老實實地干,踏踏實實地干?!被叵肫鹦耷慕洑v,黃大發難以掩飾心中的激動。[查看詳細]
貴州榕江縣加宜村苗族群眾送別駐村第一書記…[查看詳細]
貴州省貴陽市把選調生作為干部隊伍建設的“源頭工程”來抓,實施“墩苗歷練”工程,在選派、管理和培育等方面出實招。[查看詳細]
50歲的貴州省榕江縣計劃鄉加宜村村主任辛老寫,憑著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闖勁和韌勁,被全村老少稱為“寫哥”。大家說,村里很多事,“寫哥”出馬一個頂倆。[查看詳細]
為接續推進鄉村振興,貴州省望謨縣新選派第一書記及駐村隊員346人。加上省級選派的25人、黔西南州選派的37人,望謨縣駐村幫扶工作隊員達408人。[查看詳細]
貴州松桃:三個堅持助力選調生成長成才…[查看詳細]
在貴州省湄潭縣,“寨管家”的名氣很響,已經成為當地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品牌。[查看詳細]
在脫貧攻堅關鍵期,我主動請戰,到貴州黔東南州劍河縣南岑村任第一書記。在村里的近1200個日日夜夜,我經歷了很多從未經歷過的事情……[查看詳細]
貴州赤水破解集體經濟融資難…[查看詳細]
采茶季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久安鄉婦聯主席、吳山村黨支部掛職副書記曾微,常帶著荼山黔女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幾名婦女黨員學習茶藝。[查看詳細]
6月3日,黎平縣雷洞鄉雷洞村街道上,60多名村民自發趕來,拿著錦旗前來送別駐村第一書記張廷輝。[查看詳細]
“這不就是山上的野果子嗎?送我都不要,你敢種我就敢拔!”7年前,返鄉創業的聶德友在村里率先發展刺梨產業,村民黎小宇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查看詳細]
鄉村振興論壇在貴州興義舉行…[查看詳細]
1958年5月25日,毛澤東在參加十三陵水庫勞動期間,接見參加建設的“燕子工作組”時指出:“貴州堡子婦女提出男女同工同酬,你們今天的行動就是在踐行同工同酬...[查看詳細]
貴州遵義: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查看詳細]
貴州丹寨:黨員干部“分片包干”打擂臺…[查看詳細]
近日,在貴州省三穗縣臺烈鎮頗洞村鄉土人才分享會上,吳富才、劉昌權等優秀鄉土人才為大家講解了猴頭菇、羊肚菌等食用菌栽培技巧,這是三穗縣成立“鄉土人才...[查看詳細]
貴州省桐梓縣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查看詳細]
務川自治縣產業興旺的背后,是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助力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成果。[查看詳細]
近年來,位于貴州省貴陽市和安順市結合部的貴安新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勢頭正勁,誕生了一批“百萬村”“千萬村”。[查看詳細]
心中盛滿情懷,手里攥著辦法,這批可敬的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誓將光和熱奉獻在鄉村振興新征程上。[查看詳細]
草蘆坪村采取“黨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培育健全食用菌產業鏈,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查看詳細]
貴州納雍縣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查看詳細]
貴州仁懷市實施基層“黨建聯盟”工程,通過組織聯建、活動聯辦、責任聯擔、成果聯享,凝聚基層治理新合力。[查看詳細]
紅寨村,隸屬貴州省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曾經是國家級貧困村、省級一類貧困村。在帶領紅寨村村民脫貧后,老譚榮獲2019年“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稱號。[查看詳細]
貴州省桐梓縣在全縣40歲以下、高中及以上學歷、有培養潛力并能長期穩定在村任職的村“兩委”成員和退伍軍人中,優選208人作為全縣村級領軍人才重點培養對象,...[查看詳細]
貴州桐梓縣開展“重走長征路”活動…[查看詳細]
貴州提高村干部基本報酬 “一卡通”按月足額發放到人…[查看詳細]
2017年以來,楊再富先后被組織選派到黎平縣孟彥鎮寶霞村、白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前,他一頭黑發,如今52歲的他,白發明顯增多,5年來,他在平凡的崗位...[查看詳細]
如今的油菜村,一棟棟立面農舍矗立鄉間,每家每戶通上了自來水,一條條水泥路盤山而上,一片片綠色產業鋪滿沃土。雷鵬飛正帶領1077名村民,闊步走在鄉村振興...[查看詳細]
貴州遵義海龍鎮黨員干部助農采收羊肚菌…[查看詳細]
貴州省桐梓縣通過引一批、育一批、留一批,為村(社區)“兩委”換屆提供人才保障。[查看詳細]
錦屏縣著力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不斷提升組織力,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實現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及加強鄉村治理工作提供了堅強有...[查看詳細]
貴州望謨縣樂旺鎮坡頭村織密防疫“網”…[查看詳細]
近日,錦屏縣15個鄉鎮陸續召開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會。[查看詳細]
我的網格內有34戶162人,當時有貧困戶13戶57人。從到村第一天起,我就下決心,要把“干部氣”“學生氣”拋在一邊,當個會思考的“農民”。[查看詳細]
如今的龍江村再也不是舊模樣,說起村里的變樣,鄉親們都會提到他們的“當家人”——村黨委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健。[查看詳細]
為克服疫情影響,穩就業、穩增收,貴州省黎平縣探索實施“兩站點一支部”,打造勞務輸出“升級版”,讓外出務工人員的煩心事有人幫忙操心[查看詳細]
錦屏縣常態長效踐行一線工作法,推動廣大黨員干部新擔當、新作為。通過開展“夜訪夜談”活動,白天同群眾一起干,晚上同群眾一起談,共謀致富路,共織幸福夢...[查看詳細]
“三無村”上馬扶貧車間…[查看詳細]
“豬場的豬長大啰,能趕上過年出一批!”這兩天,貴州省黎平縣德鳳街道矮枧社區黨支部書記姚西元發了一條朋友圈。他說,自己每天比飼養員還積極,總要到豬場...[查看詳細]
貴州習水縣流動黨員管理精細化…[查看詳細]
錦屏縣以黨建激發“內生力”“潛在力”“融合力”,不斷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升服務質量水平,切實以黨建工作聚人心、推工作、促發展、穩大局。[查看詳細]
萬山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要求,“三突出”切實做好村(社區)換屆準備工作,為換屆選舉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查看詳細]
貴州凱里棵樹鎮非遺傳承人指導村民手工刺繡…[查看詳細]
走進貴州省盤州市盤關鎮賈西村,漫山遍野的刺梨樹,村民們在刺梨園里忙著鋤草、剪枝、施肥……[查看詳細]
錦屏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著力把黨的組織優勢轉變為產業發展優勢,奏響黨建與產業發展“和旋律”,為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凝聚強大動能。[查看詳細]
因為縣里開展的駐村“大回訪”活動,前兩天,貴州省黎平縣保健院的吳厚輝,回到了她曾經擔任第一書記的地坪鎮滾大村?!盎卦L對我來說就像‘回娘家’一樣,心...[查看詳細]
收獲的季節,貴州省貴陽市息烽縣西山鎮聯合村精品果園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實,像一串串喜慶的小燈籠,吸引著來自各方的游客。[查看詳細]
貴州省遵義新蒲新區積分管理全覆蓋…[查看詳細]
貴州畢節赫章縣海雀村群眾腦袋口袋“雙富?!薄?a href="../../xczx/202012/t20201225_6925729.shtml">[查看詳細]
貴州桐梓梅子村書記田間指導頭花蓼管護技術…[查看詳細]
錦屏縣通過健全“三個機制”、做強“三個區塊”、創新“三個模式”等方式,加快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清理整頓和規范組建工作,有效激發村級集體經濟活力。[查看詳細]
“我們的烏骨雞是林下散養的,雞肉味道鮮美,在貴農網有專門的銷售網頁?!辟F州省赤水市復興鎮涼江村第一書記金忠富逢人便推銷本村產品。[查看詳細]
貴州省從江縣探索實施“一線工作法”鍛造培養年輕干部,讓青春年華演繹別樣精彩。[查看詳細]
得益于東西部扶貧協作“攜手奔小康”行動,2018年3月,江蘇省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善港村與貴州省沿河縣中界鎮高峰村簽訂了整村推進幫扶協議,實現了跨越1500...[查看詳細]
貴州省黃平縣通過逐村“相馬”、實戰“賽馬”,淬煉村級后備力量,為明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提前“備課”,經“三級會審”已初步遴選840人。 [查看詳細]
如今的寶寨村,產業發展向好,村風民風向善,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頭。[查看詳細]
從1999年擔任村書記,到2010年卸任村書記、擔任副書記至今,年逾花甲的鐘世秀20多年來,一直踐行著“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幫著群眾富”的諾言。[查看詳細]
曾被列為“掛牌督戰”村的貴州省黔西南州望謨縣坡頭村,10月底提前退出貧困村序列,靠的是緊緊牽住黨建這個“牛鼻子”。[查看詳細]
2020年12月1日,在脫貧攻堅收官戰即將奏響凱歌之際,余永流,走了!生命的時鐘,永遠停留在33歲的年輪上。[查看詳細]
他擔任村黨總支書記4年來,村莊變了,村民富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他本人摘得了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查看詳細]
貴州省望謨縣通過“摸、選、煉、送”等措施,強化后備干部培養,優化“兩委”班子配備。[查看詳細]
貴州省冊亨縣科學謀劃換屆工作 擴容“蓄水池” 培養“多面手”…[查看詳細]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化處鎮水井村村委會的展架上,擺滿了各種與蓮藕相關的產品,荷葉茶、純藕粉、蓮藕汁……這些產品傾注著駐村第一書記王澤勇的心血和汗水。[查看詳細]
11月12日,貴州省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業務培訓會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現場觀摩會在福泉市召開。來自全省各市州組織、民政等系統的百余人參會。省委組織...[查看詳細]
錦屏縣將鄉土人才工作納入全縣人才工作總體布局,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鍛造了一批立于德、精于藝、勇于創、志于帶的新時代鄉土人才隊伍……[查看詳細]
瓦寨鎮依托“黨社聯建”構筑黨建扶貧“戰斗網”,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旗插在產業基地上,致力走出一條“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富民強村之路。[查看詳細]
窮山村上演“鳳還巢”…[查看詳細]
浙江桐廬村社新班子敲響“開場鑼”…[查看詳細]
動態管理 化解難題 從貴州江縣開展換屆摸底研判…[查看詳細]
錦屏縣委縣政府立足不同海拔地區的實際,進行立體式布局發展,念活了適合縣域特色的“做精壩區、做活林區、做優水區”生態產業發展“山字經”鼓足群眾“錢袋...[查看詳細]
地處烏蒙山深處的娘娘山腳下,舍烹村是貴州盤州市普古鄉一個偏遠的少數民族村寨,老鄉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查看詳細]
10月22日,黃平縣人民醫院第三黨支部聯誼黃平縣人民醫院第一黨支部到舊州鎮中心敬老院開展“情暖金秋、愛在重陽”義診活動。[查看詳細]
近年來,走在銅鼓鎮的大街小巷,一道別樣的風景映入眼瞼——敲山核桃。[查看詳細]
貴州省天柱縣堅持早謀劃、早部署,用好掛牌督戰隊、鄉鎮扶貧隊、駐村工作隊“三支隊伍”,對基層組織進行摸底排查,全面分析研判現任村“兩委”班子,抓好后...[查看詳細]
10月16日至17日,貴州省黎平縣衛生健康局組織8名專家,分赴縣內尚重鎮、德鳳街道開泰社區開展“扶貧日”公益義診活動。 [查看詳細]
在錦屏縣銅鼓鎮花橋壩區大球蓋菇基地里,村民們在田間勞作,井然有序地開展大球蓋菇種植工作,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查看詳細]
地處黔西南州麻山腹地的望謨縣坡頭村,是一個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列為掛牌督戰的深度貧困村。[查看詳細]
“家人問我,為啥最近仨月沒給家里錢了?我很不好意思地說,工資都墊在村里了!”“為這,我的小兒子跟我‘討薪’,他的奶粉都好久沒買了!”[查看詳細]
錦屏縣堅持基礎保障、產業扶貧、穩崗就業“三輪齊驅”,盡銳出戰、狠抓落實,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和成效,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最后百米沖刺。[查看詳細]
趁雨歇天晴,黃平縣組織黨員干部、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青年志愿者等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群眾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查看詳細]
10月8日,趁著天氣晴朗,舊州中學立即組織46位教育扶貧黨員先鋒隊隊員歸隊,放棄國慶中秋假期休息時間,分成5個突擊小組,幫助搶收稻谷。[查看詳細]
“為民初心已鐫刻在扶貧路上,只有干出實績,才能對得起胸前的黨徽和群眾的期望!”龍正煊說。[查看詳細]
目前,黨員干部、志愿者、網格員、“1+N”幫扶干部,為群眾搶收500余畝稻田。[查看詳細]
赫章推進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查看詳細]
貴州銅仁市給村干部送上暖心“大禮包”…[查看詳細]
“要是在以前,辦一場酒怎么也得花個兩三萬,這一次只花了幾千塊?!比涨?,貴州省天柱縣蘭田鎮東風村村民楊漢富在村里的“合約食堂”辦了20桌酒席,每桌260元...[查看詳細]
貴州錦屏河口鄉:優配組織隊伍 提升戰斗能力…[查看詳細]
為有效解決扶貧干部“本領恐慌”問題,晴隆縣以東西部扶貧協作為契機,充分利用對口幫扶城市優質培訓資源,加強溝通對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不...[查看詳細]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近期以來,由于貴州省黃平縣舊州鎮持續遭遇大、中、小雨襲擊半個多月之久,導致成熟的稻谷有些在田地里發芽。為降低損失,保障百姓稻...[查看詳細]
萬山區重點聚焦貧困戶、搬遷戶、邊緣戶“三類人群”,全面強化穩崗擴就業舉措。[查看詳細]
“自從村里發展了辣椒產業,我不但有了穩定收入,還可以在家照顧孩子,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辣椒收購現場,村民廖紅彥一臉滿足。[查看詳細]
“十必十有”工作機制,為堅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隊伍保障。[查看詳細]
谷隴鎮在省、州、縣各級掛鉤扶貧單位的幫扶下,完成各類扶貧投資30多億元,使這個昔日的極貧鄉鎮舊貌展新顏,煥發出勃勃生機。[查看詳細]
貴州省黃平縣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查看詳細]
山凱村發展吊瓜產業 夯實脫貧根基…[查看詳細]
黃平縣“光盤行動”宣傳活動進農村…[查看詳細]
貴州錦屏縣三江鎮村民在扶貧車間里加工服裝…[查看詳細]
自今年5月20日全縣“黨課開講啦”活動啟動以來,通過在田間地頭,社區工廠及農家院壩等場所共開展120余場次黨課,2300余名黨員接受了“黨課”教育。[查看詳細]
貴州錦屏林下“掘金”釋放“綠色紅利”…[查看詳細]
盤州市:“三隊”齊發力,產業齊增效…[查看詳細]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深入,錦屏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一項重點任務來抓,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導向,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廣泛動員各方力量,標本兼...[查看詳細]
辣椒收獲的季節,貴州省天柱縣邦洞街道光復村的田野上一片火紅。58歲的村民楊順田說:“在村里致富能人的帶動下,我家種了4畝辣椒,今年第一批賣了7500多元,...[查看詳細]
貴州極貧鄉鎮谷隴:特色產業奏響鄉村振興曲…[查看詳細]
貴州三穗:老袁的搬遷之路…[查看詳細]
“群眾要脫貧致富,關鍵靠產業,只有把產業發展起來了,群眾才能穩定增收,自己心里才踏實?!?a href="./202008/t20200828_6783157.shtml">[查看詳細]
錦屏縣始終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主體,堅持現行標準,接續扶持政策,形成工作合力,確保貧困群眾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加速向前,讓“搬得出”到“能致富”兩不誤。[查看詳細]
黃平縣新州鎮沙井村:太子參產業助群眾脫貧…[查看詳細]
貴州福泉著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 好日子有盼頭…[查看詳細]
貴州省黎平縣九潮鎮干部幫助農民采收靈芝…[查看詳細]
竹山坪村今年種植竹筍2萬余畝,預計產量20多萬斤,竹筍產業惠及貧困戶125戶568人,帶動竹山坪村和易地搬遷安置點4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查看詳細]
貴州推進農村水源地環境整治 今年已完成整治234處…[查看詳細]
貴州畢節七星關區用活幫扶資源 助力脫貧攻堅…[查看詳細]
貴州遵義務川自治縣組織開展“田間會診”…[查看詳細]
“鋼鐵俠”變成“老表書記”…[查看詳細]
錦屏縣立足實際,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找準黨建工作著力點和發力點,打造“黨建+”新模式,帶動縣域范圍內各村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查看詳細]
近年來,盤州市積極推行“四小黨建”,將黨建工作觸角精準延伸到基層治理架構中的短板和盲區,轉化為精細化治理的實際成效。[查看詳細]
貴州遵義市播州區培養鄉村振興帶頭人…[查看詳細]
貴州納雍將貧困村納入“整軟”對象 為決戰決勝提供組織保障…[查看詳細]
日前,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掛職遵義市播州區區委副書記、全省脫貧攻堅優秀村第一書記楊華洋率隊前往西坪鎮白沙村調研。[查看詳細]
萬家山茶園,有個王明禮………[查看詳細]
“怪不得大家都來,在這里找到鄉愁了?!?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考察,連片的向日葵花開正艷,總書記風趣地贊揚花茂...[查看詳細]
銅鼓鎮踐行初心使命,增強為民造福自覺性,及時發布科技信息,回應群眾關切,破解生產難題。[查看詳細]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村,擁有兩項“貴州之最”:坐落在貴州最高峰韭菜坪半山腰,平均海拔超過2400米,是貴州海拔最高的村[查看詳細]
貴州務川:真幫實駐 助力鄉村振興…[查看詳細]
吳德祥:退役軍人,戰貧“頭雁”…[查看詳細]
貴州錦屏“門前工廠”助力就業扶貧 不落一戶 不掉一人…[查看詳細]
錦屏縣銅鼓鎮高柳村,因地處高山,遠離集市,與四鄰村寨均相距五六公里、且非上山即下嶺,住地為周圍村寨最高,藍天白云下的高柳村被郁郁蔥蔥綠色植被圍繞,...[查看詳細]
眼下正逢畢業季,黃順軻覺得,找工作首先應考慮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能從中得到什么,同時還得摒棄偏見,把握機會。在基層大有可為,“帶領群眾乘風破浪奔小...[查看詳細]
貴州紫云發揮檔案工作基礎性支撐作用補齊脫貧攻堅短板…[查看詳細]
“情牽山村,滿腔熱忱,英雄永駐烏蒙山;心系脫貧,一片丹心,浩氣長存扶貧路?!?a href="./202007/t20200724_6741356.shtml">[查看詳細]
目前,新華村在率先完成貧困“清零”工作的同時,已全面補齊貧困群眾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等方面的短板。[查看詳細]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德江縣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有力有序推進“村社合一”、支書主任“一肩挑”工作,大力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度...[查看詳細]
貴州省遵義市駐村黨員干部成立助農志愿服務隊…[查看詳細]
貴州錦屏縣組工干部常跑基層 服務群眾 服務發展…[查看詳細]
著力破解村干部隊伍建設“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等突出問題,為新一輪村(居)換屆夯實工作基礎,為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查看詳細]
2年來,他帶領山坪村“兩委”班子抓黨建、促發展、助脫貧,引領群眾脫貧奔小康。 [查看詳細]
“這幾年來,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推進,道路變寬了、房子有保障了、文化廣場建起來了、門前產業豐富起來了、大伙的口袋鼓起來了、生活更加精彩了?!?a href="./202007/t20200714_6727456.shtml">[查看詳細]
升級農村電網、保障產業用電、結對駐村幫扶 點亮群眾脫貧路…[查看詳細]
務川自治縣著力在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品質量、提升品牌效應、拓寬產銷渠道在下功夫,持續鞏固脫貧成效、打造助農增收“新引擎”。 [查看詳細]
黎平縣紀堂村亮出“三招”破解村集體沒錢辦事難題…[查看詳細]
祿敏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贏得了廣大村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查看詳細]
錦屏縣始終圍繞“脫貧攻堅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攻堅”的理念,發揮組織優勢,強化安排部署,強化工作措施……[查看詳細]
王源煥始終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讓村里的光景越來越好,讓村民的生活越過越紅火。[查看詳細]
貴州省赤水市大同鎮民族村的“90后”女村支書代華蘭,積極引領村級產業發展,在當地傳為佳話。[查看詳細]
貴州省88個縣(區、市)中還有9個貧困縣沒有摘帽,還有30.83萬人沒有脫貧,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怎么打?[查看詳細]
“民族文化是瑤白的根和魂,鄉村旅游是瑤白村的‘終極目標’?!边@是楊云飛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查看詳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投稿信箱
鄉村干部報社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
地址:中國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傳媒廣場一號樓25樓
郵編:210092 電話:025-58682591 傳真:025-58682586
蘇ICP備12064533號